
2025年4月15日
是我国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密码安全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正式实施五周年
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增强密码安全意识 筑牢密码防线
这部听上去有些神秘的法律
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何关联?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的行为有哪些?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于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作为国内密码领域首部综合性、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的颁布实施备受关注。
什么是“密码”?
提到“密码”,很多人会想到手机开机“密码”、电子邮箱登录“密码”、微信“密码”、银行卡支付“密码”等。上述这些“密码”应该称为“口令”,只是一种最简单、最初级的认证方式。
而真正的“密码”,藏在安全支付设备中、藏在网络系统内,默默守护国家秘密信息安全、守护我们每个人的信息安全。
什么是加密保护?
“加密保护”就是将明文变成密文。通俗地讲,就是将原来大家都看得懂的信息,能够识读的文字、能够观看的视频,变成一堆完全看不懂的数字或符号。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张约小王去食堂吃饭,但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相互约定以“0”代表小张,“1”代表小王,“7”代表食堂,“9”代表吃饭,“0179”就代表了“小张约小王去食堂吃饭”的意思,这就达到了保护信息的目的。
密码与你我有何关系?
《密码法》明确规定,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国家对密码实行分类管理。
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属于国家秘密,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两种密码都由密码管理部门依法实行严格统一管理。在有线、无线通信中传递的国家秘密信息,以及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信息系统,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核心密码、普通密码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
商用密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比如,在金融领域,使用商用密码的金融芯片卡,可以有效遏制银行卡伪造、网上交易身份仿冒等违法犯罪活动。在税收领域,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采用商用密码技术保护涉税信息,可有效遏制通过篡改发票票面信息进行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活动。在社会管理领域,使用商用密码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可以有效杜绝伪造、变造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
哪些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1.窃取他人加密保护的信息;
2.非法侵入他人的密码保障系统;
3.利用密码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等违法活动;
4.未按照要求使用核心密码、普通密码;
5.发生核心密码、普通密码泄密案件;
6.发现核心密码、普通密码泄密或者影响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安全的重大问题、风险隐患,未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或者未及时报告;
7.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机构未按规定开展商用密码检测认证;
8.销售或者提供未经检测认证或者检测认证不合格的商用密码产品,或者提供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的商用密码服务的;
9.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未按照要求使用商用密码,或者未按照要求开展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10.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使用未经安全审查或者安全审查未通过的产品或者服务;
11.违反实施进口许可、出口管制的规定,进出口商用密码;
12.未经认定从事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
13.密码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密码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非法向他人提供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密码技术的应用
密码技术是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通过加密保护和安全认证两大核心功能,可以完整实现防假冒、防泄密、防篡改、抗抵赖等安全需求,在网络空间中扮演着“信使”“卫士”和“基因”的重要角色。
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密码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平台都离不开密码的保护。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都与密码紧密融合。密码与老百姓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身份认证、消费支付、网络交易、个人信息保护、财产保护等,背后都有密码在发挥着作用,密码的应用可谓无处不在,有力维护了社会正常运转和交易秩序,保障了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
责编:罗紫淅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